威海市环翠区:“环翠治理”持续升级 打造“基层善治”新格局

导读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9日讯 处于威海中心城区的环翠区有105个城市社区,生活着50万社区居民。十年来,环翠区以绣花功夫抓好、抓实社会治理...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9日讯 处于威海中心城区的环翠区有105个城市社区,生活着50万社区居民。十年来,环翠区以绣花功夫抓好、抓实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信用融合、行业协同、网格支撑、城乡互促“1+5”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全面推广“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打造出治理活力更高、应急能力更强的平转急“升级版”,奋力在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进程中“走在前、开新局”。

环翠花苑小区是环翠楼街道西门外社区的一处封闭式小区。十年前,小区内私搭乱建、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严重,环境脏乱差,邻里纠纷频发,物业公司束手无措,业主们怨声载道,曾是社区治理中最大的痛点和堵点。

如何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十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1+5”社区治理共同体便是“法宝”。以社区党总支为引领,以网格为支撑,小区组建了“1+2+N”红色网格服务队,发掘党员领头人组建业主委员会,并发动多位老党员成立“红色领航先锋队”,带动业主们从自家的违建和圈地拆除开始,将原本杂草丛生的公共用地“改头换面”,建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场所和活动中心。

环翠花苑小区业委会主任徐克泉说:“建立了8个意见箱,也就是十几天这几个建议箱就收到了700多份、800份建议,按照先易后难,大家就开始分头做工作。”

小区打造了“红色物业工作室”“业主接待室”,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推行“轮值坐班”制度,并积极推动信用融合工作,结合封闭小区实际,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制定诚信体系加减分项,通过“志愿+信用”“项目+服务”等方式,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家园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随着一项项措施的实施,小区变成了景色宜人的花园式生态小区,居民的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信用融合,是环翠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十年来,环翠区建立起以居民公约为主、个性化规范协议为补充的“契约化+信用”机制,指数标准怎么制定、应用场景如何打造、诚信内涵如何深化……这些问题都由参与者说了算。

熙熙攘攘的古陌早市,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柴米油盐,一头连着商贩农户的糊口生计。清晨6点,走进早市,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环境、统一摆放的货架、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商贩们诚信经营,市场内秩序井然。从曾经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净美好”,早市经历了一场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巨大转变。

“自从加强了早市的规范管理,安装统一货架、监控设备,商居关系紧密,物业管理更加规范,商户文明程度提高。”鲸园街道古陌社区居民 毕务端说。

鲸园街道古陌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晓红说:“社区党组织牵头,联合祥云物业、小巷管家、居民骨干一起摸排居民、摊主诉求,掌握市场的底数,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提升,协商制定了早市商家的诚信赋分标准,与早市摊主签订了300多份诚信承诺书,建立了一摊主一档案,定期公示积分情况。”

以信用融合为抓手,社区积极开拓诚信激励机制,诚信积分高的摊主可以享受摊位费打折的优惠,子女可以免费参加社区的“家门口”课堂。通过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社区治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平时社区有什么活动需要提供场地、需要人员帮助或者志愿者服务,我们都积极地报名参加,社区也会给我们适当的诚信积分,我们用它有时候能兑换一些小礼品、有时候会兑换一些服务。”古陌早市摊主张晓岩说。

鲸园街道古陌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晓红说:“持续以信用建设为抓手,发挥我们的党员、商居、物业、共建单位的一个协同作用,打造和谐市场、诚信古陌。早市顽疾被一件件地解决,商居矛盾逐渐变少,社群关系更加地紧密,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十年来,环翠区打造了“平转急”自如切换的“1+5”社区治理共同体,建立了1.4万多名由楼长、单元长为主要力量的“小巷管家”队伍、8.3万名志愿者组成的生力军,成为网格治理的重要支撑。组建、规范、优化各种虚拟社群,制定群规、开展线上治理服务场景营造,实现了786个城乡网格虚拟网格群全覆盖。全面推广“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将6300多名居民骨干纳入“1+8+N”加强团,社区党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建立起物资、医护、消防安全、交通、危机干预、弱势群体关怀、信息、志愿管理8个专项小组,及时响应社区在平时、战时的N项实时需求,社区“平战转换”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