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芯”动能|在龙岗创业的“清华部落”

导读开栏语2021年初,龙岗区谋定“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划定26.29平方公里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目标打造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

开栏语

2021年初,龙岗区谋定“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划定26.29平方公里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目标打造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深港合作为特色,集国际化创新策源地与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湾东智芯”。今年,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首次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上升成为省级战略的部署地。龙城街道正是“湾东智芯”核心区所在地

把握新机遇,展现新作为。南方日报、南方+将推出《龙城“芯”动能》系列报道,通过一线走读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内的高校研究院、产业园区、创业企业等创新力量,洞见湾东智芯如何释放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敬请垂注。

青春路、飞扬路、智汇路、龙飞大道环绕的方形地块上,伫立着启迪协信(深圳)科技园(即将更名:丰隆深港科技园,下称“园区”)。深圳东部大学生创业中心楼下,年轻的面孔来来往往。科创路和启航路从现代园区楼宇之间蜿蜒而过,现代公寓楼下绿树花丛,咖啡点心、精酿酒吧、便利店转角可及,年轻人忙碌的生活中在街角一隅能享受片刻的宁静。

从人才公寓步行到办公室上班,楼上研发办公、楼下园区食堂吃饭,下班后来到一路之隔的深圳大运中心游泳、跑步调节身心。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能在一个小区域内解决,常常给在园区创业五年的陈霏一种重回清华大学校园的感觉。

陈霏是在这个现代化园区创业的清华学子之一。2018年10月,启迪协信(深圳)科技园正式开园,目前已集聚智能制造、信息互联、生命健康及科技文创等领域约300家企业入驻。

开园四年,园区已聚集了智听科技、中科先见、清华ISPAS 、极展科技4家清华校友企业,还拥有累计有9家清华系项目入孵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专属科创服务平台——水木深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园区里形成了小小的“清华系部落”

从中国最高学府毕业后,清华学子为何选择这里作为来深创业“第一站”?地处毗邻国际大学园的创新园区,“清华技术”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激荡出怎样的火花?

2014年,陈霏获得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微电子专业博士学位。作为清华工科毕业生,陈霏深知工科技术关键在于产品化,科研成果要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2017年,陈霏离开了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职位,走下讲台,只身南下深圳创业。

做智能助听器的想法,陈霏已酝酿了十年。早在清华读博士期间,陈霏研究的就是智能助听器里的芯片。

为了更好地完成助听器芯片的研发,陈霏在清华学习期间还参加培训考取了高级验配师资格证。通过对一百多位老年人的听力验配实践,陈霏对听力障碍人群的困境与当今助听器行业的壁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场在龙岗举行的创新创业比赛,为陈霏将研发智能助听器的想法落地提供了契机,他也由此与龙岗结缘。

2017年,第九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龙岗区预选赛暨首届“启迪杯”创新创业大赛上,陈霏所研发的新型智能双耳助听器项目,在参赛队伍中过关斩将,夺得总决赛团队组一等奖。

同年,陈霏创办的深圳市智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听科技)同年落户园区。

从北方来到南国深圳,这座城市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是吸引陈霏的重要原因。

在智听科技创立之初,园区运营服务团队为该公司办理注册、协助赛事奖金申报、产业资源对接、投融资对接、政策辅导等提供一系列服务,并为其免除前三年的租金。

和智听科技前后脚进驻园区的,还有楼下的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先见)。

这家企业由清华毕业生吴天准创办。2004年取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吴天准踏上了去日本的求学之路,2009年获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博士后。

2013年,怀揣着梦想的吴天准来到深圳。2018年,他在龙岗创立了中科先见,核心团队成员拥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迈瑞医疗、华大基因等专业背景。

中科先见依托新一代高分辨率人造视网膜项目为基础创立,希望用生物医疗芯片为失明人群带来光明。该项目2016年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荣获总决赛生物医药行业团队组一等奖。此后项目转入产业化落地阶段于2018年落户园区。

中科先见的名字寄托着“让盲人患者先看见”的寓意;同时也利用自身在MEMS方面的长期积累,开发了数字PCR系统和数字化单分子测序仪,寓意“让一部分疾病先见起来” 。

2019年9月,龙岗区评选出10名第六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吴天准为获奖者之一。

“在深圳考察多区后,我们选择了这里。”中科先见副总经理梁业兴表示,“当时龙岗区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大、政策好,政府部门在产业服务和沟通接洽过程中的真诚态度打动了我们。”

在园区的支持下,中科先见顺利完成了项目入驻前期的GMP装修、实验室设备进场、公司工商注册、融资对接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并获得了五年租金五折的优惠。

龙岗区工业基础扎实,地处深莞惠都市圈的几何中心,与东莞惠州距离近,龙城向西与东莞市凤岗接壤,这些都是两家“清华系”企业在此安扎创业“大本营”所看中的优势

梁业兴表示,在深圳做研发,在东莞做生产,在这里更便于与供应商对接。

陈霏表示,邻近龙岗的东莞是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城市,能为智能助听器制造和组装提供生产上的供应链资源。

清华学子创业,瞄准的是科技前沿。

智听科技专注于智能测听验配助听器研发,在听力检测与助听系统领域进行智能化开发业务。陈霏介绍,智能助听器对核心芯片设计和的DSP算法技术要求高,产品既要满足戴在耳朵上小巧轻便的需求,也要兼顾长续航、低功耗、低延时的功能,新型智能双耳助听器将采用自研核心技术与算法,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吴天准一直在推动半导体芯片驱动的精准医疗数字化的落地应用。精准医疗被称为数据驱动的第三次医疗革命,精准医疗能实现个体化治疗,特别是肿瘤精准靶向治疗,这一过程更像是“IT+BT”的联合技术攻关——基于半导体芯片平台能实现超高灵敏、超低成本的单分子/单细胞检测,从而实现“芯片即仪器,芯片即耗材”的精准医疗的数字化生物传感系统。

要度过创业路上的崎岖,除了“清华技术”给企业的优秀“DNA”,还离不开创业路上的多方支持。

陈霏介绍,当时项目2017年在“启迪杯”拿到第一名后,龙岗区科技创新局邀请获奖企业进行座谈,智听科技表达了企业希望链接医院资源的需求。

在龙岗区科技创新局的牵线搭桥下,智听科技2018年初开始与龙岗区耳鼻喉医院接洽,合作开展临床科研合作

2019年,陈霏与该医院耳内科负责人李娟娟联名在生物医学电路和系统领域的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论文。2019年,陈霏团队在助听器芯片和自动验配应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并进入医院临床试验阶段。

同样得到创业资源赋能的还有中科先见。2022年11月,龙岗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揭牌,中科先见是其中的企业成员之一

在同月举行的龙岗区第三届“深圳企业家日”主题活动上,吴天准通过龙岗区青年创新创业“导师领航计划”,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宋永波导师结对

为配合中科先见在园区实现无菌无尘的生产条件,龙城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帮助协调中科先见研发实验室少量废水排放和处理的问题,园区还在一楼为企业在业务高峰期时候提供免费场地进行货物周转。

如今,两家企业都加速驶向发展快车道。智听科技2021年成功获得数千万元的融资,2022年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该公司智能助听器产品获评京东新锐品牌奖、小米最佳产品黑马奖,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的《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成为国内三甲医院的助听器设备签约供应商。

中科先见从2018年成立以来,用两年多的时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疫情期间,中科先见利用过去多年研制智能眼镜的技术积累,开发出具有防雾功能的护目镜,并获得英国卫生部(NHS)的百万级订单,2022年上半年更是凭借新冠检测系列产品,实现6000万以上销售额;今年中科先见也在启动A轮融资,园区为中科先见组织投融资对接会活动,今年该公司有望较2021年的营收翻5倍以上。

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英国剑桥科学园......在世界范围内,“大学+科技园区”的组合,往往是科教智力和人力资源密集、产学研转化活跃的区域。

大学是知识和创新的源头,大学周边天然地更具备有产学研的广泛连接。

启迪协信(深圳)科技园地处深圳市级重点区域——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范围内,正处于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中“湾东智芯”的所在地。

邻近国际大学园内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大学等高校,片区现有3所诺奖实验室、2家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42家创新平台、5家产学研融合新型科研机构。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优势也让园区自成立之初就成为了产学研合作、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选之地。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园区运营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开园前一个月,龙城街道人力资源部门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就引进了来自港中大(深圳)、星海音乐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技师学院等10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园后又陆续引进了20余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截至目前,园区内东部大学生创业中心常态化保持100家以上的入驻创业团队规模。

园区还拥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专属科创服务平台——水木深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已有9家清华系项目入孵过孵化器。

启迪协信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持续携手清华i-Space龙岗孵化器、水木深研科技孵化创新加速器、东部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各方机构,持续支持创业者的双创事业。

未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产学研合作如何深入?研究成果如何走出学院的高墙之中?

龙岗区委七届二次全会透露,龙岗区将全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发展,鼓励高校设立更多重点实验室和研究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城。

龙城街道已建立起“区—街—校”协同联动机制。今年6月,龙城街道服务高校工作首次联席会议召开,龙城街道服务高校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高校服务直通车”,为高校科研教学人员、学生及其他人员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和最优的创业环境。

未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前景有望更广阔。

【记者】刘越亚

【图源】众创TV;受访者供图;朱洪波

【作者】 刘越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